車禍賠償全解析:一篇文章弄清楚車損、醫療費、精神慰撫金計算方式

我是Daniel律師,這篇文章的目的是,讓遇到車禍事件的你,瞭解如何計算賠償的金額。

遇到車禍時,該如何向肇事者請求賠償,是每個因車禍受傷的人苦惱的問題,別擔心,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看的,我們會透過簡單明瞭的解釋與實際案例舉例,幫助你提出一個合理的主張。

本文重點

這篇文章會專注在「你能請求多少賠償?」這個問題上,法律上的攻防,像是該提民案或刑案、如何刑事附帶提起民事、肇事責任等等複雜的問題,暫不討論。

車禍案件,只要進到法院,都會強制雙方去調解,「調解」就是「談賠償的時候」,但是若調解不成,就會回到給法官做最後的判斷,不論是哪種情形,你能請求多少賠償,都是最重要的關鍵問題,也是這篇文章的核心

車禍賠償的四大類

車禍的賠償可以分為四大類,我們一一來看:

第一類:車子損壞的賠償(車損)

這類型指的就是,車子因為車禍而受損、壞掉,因而可以要求的賠償,主要可以請求「車損」、「交易性貶值」,但要扣除「折舊」,詳見下述:

#1 車子損壞

簡單說,就是車子修到好(回復受損前的原狀)需要的費用,通常會以修車廠報價單作為依據,但要扣除折舊(詳見#3)。

這項賠償常產生爭議的部分是肇事者認為修車廠報價過高,因此較為公平的方式是找二至三間修車廠報價,取平均值,或是找原廠報價,作為請求的依據,較無爭議。

#2 車子價值減損(交易性貶值)

試想,你愛護的汽車或機車,在發生車禍前,如果你打算轉賣掉,可以賣個好價格,但今天因為車禍,變成了事故車,就算修好了,但市場價格一定會受到影響,這個「因為車禍影響的交易價值減損」也是可以請求賠償的部分。

但是除非你的車很新或很貴,因為車禍的而產生的交易貶值才會很高,如果已經是舊車或是機車,本身就殘值不多了,很有可能就不會有價值減損。

這項金額又該如何計算呢?最常見的方式,是委託第三方鑑價單位,做成一份價值減損的鑑定報告,以鑑價的金額作為請求依據,委託製作鑑價報告的費用,依每家廠商不同,但約略落在3千至6千元。

#3 車子折舊

定義

車子折舊指的是,你的汽車在發生車禍前,已經有年紀了,今天因爲發生車禍,修車廠報價的金額是修到全新的費用,並不是修到你事發前狀態的費用,這兩者的差距,就是所謂的折舊,聽起來有點抽象,我們來看舉例。

舉例

小明有一台25年的老TOYOTA,車子狀況已經接近古董車,但小明開車非常守法,不幸卻遇上了酒駕亂開的小美,把小明的老TOYOTA撞凹了,連同汽車的引擎、冷氣都受損,這時候小明為了請求賠償,請TOYOTA原廠報價修車費用,車商評估後整組引擎、冷氣都需要全部更換,報價10萬元。

這時小美就可以主張,10萬元的報價,是修到全新,但是小明的車子原來就已經很舊了,修到全新的費用,對小美不公平,應該要扣除折舊,最終的結果就是,雖然車商報價是10萬元,但是扣除折舊5萬元後,小明只能請求5萬元。

除此之外也要留意:

「工資」並不會有折舊,只有「材料錢」才有折舊,因此計算時一定要分開算。

那折舊又怎麼計算呢?

實務上有兩種算法,「平均法」與「遞減法」,各自有其公式。

計算起來較為複雜,但可以參考此折舊試算表,只要填入相關資訊,會自動計算結果。

比如說:

若採用「遞減法」,只開1年的非營業用汽車,車商報價工資5萬元,材料20萬元。

材料20萬折舊後價值為:

200,000 x 折舊率0.369 = 73,800元。

200,000 - 73,800 = 126,200元

因此,雖然修車廠報價25萬元,但126,200元的材料錢加上5萬元的工資,才是你實際可以主張的金額

總結

第一類關於「車子損壞」的賠償計算方式,就是「車子損壞」扣除「折舊」再加上「交易貶值」,換句話說,就是(#1 - #3) + #2  。


第二類:醫療費用

若因爲車禍而受傷,此時將產生「醫療費用」該怎麼計算、如何請求的問題,醫療費用的大原則是「實支實付(單據)」與「具有必要性」,所以發生車禍後,要盡量保留單據,以後求償時才會有依據。

醫療費用可以分爲下述幾大項:

#1 醫療費用

單據/收據

醫療費用指的是因爲受傷,看病所需要的費用,常見的像是「掛號費」、「住院費」、「手術費」等,醫療費用會有單據(通常為醫院開立的收據),且是經過醫生判定有必要治療的費用,所以這部分相對明確,較少爭議。

必要性原則

常見有爭執的地方,在於住院費用的高低,原則上你可以請求的醫療費用僅限於「有必要性者」,也就是說,若你可以住多人病房,但因為自己容易睡不著而加價選擇單人病房時,「單人病房」不算是有必要性,因此除非是醫生開立單據,明確判定你的情形有居住單人病房的必要,不然並不能請求該增加價格的部分。

其他醫療費用也是如此,若自費選擇比較高級的手術、器材等,你很可能並不能請求加價的部分。

#2 醫療用品費用

醫療用品指的是因車禍受傷,而需要使用的各項醫療用品,像是「輪椅」、「輔具」、「人工淚液」、「藥品」、「棉花棒」、「人工皮」等等,此部分的請求,與醫療費用相近,需要有「單據」及「必要性」

醫療用品的範圍廣泛,而且價格落差大,通常實務上在認定能否請求的標準,就是判斷「必要性」,只有具有必要性,或是說只有在必要性的範圍內,是可以請求的

#3 交通費用

交通費用指的是,因爲車禍受傷,而增加的額外交通費用,例如往返上班地點的計程車費、前往就醫的計程車費等,與上面相同,需要有「單據」及「必要性」。

#4 看護費用

看護費用也是請求金額中的一大部分,指的是因為車禍受傷,而需看護照護的費用,若是由家人代爲照護,實務上通常認為仍可以請求看護費用,其餘的與上相同,需有「單據」及「必要性」

#5 其他

除了上面提到的#1~#4外,還可能有其他醫療相關的費用,只要抓緊原則,有單據、有必要性、而且確實是因為車禍而增加的支出,即有機會可以爭取到賠償。這部分要個案來看,此不贅述。

第三類:不能或減少工作的損失

這類型可以分爲兩大項:

#1 不能或減少工作的損失

這類型就是俗稱的「車禍薪資賠償」,指的是因為車禍,導致你不能工作,而受有薪水上的損失,就這些損失,也可以向肇事者請求賠償。

休養期間不能工作的損失

因車禍受傷,需要休養,而無法工作時,可以請求賠償「該段修養期間的薪資」。

要留意的是,是否需要修養,並不是你自己判斷,而是要依照醫生的建議,以醫生的判定為標準,但法院也不一定完全採納醫生的判定,且不同醫生也可能有不同的判定,這是請求本類型賠償時較困難的地方,最保險的方式,仍是需要個案認定。

除此之外,若你實際上有去工作,並且領有薪水,那就不能算是有「無法工作的損失」了。

需準備資料

若要請求此項賠償,需準備好:醫生診斷證明書、證明薪資的文件

#2 喪失或減少勞動力的損失

這類型則是指,因車禍受有永久性的傷害,導致你未來工作賺錢的能力受到影響,而產生的賠償,通常於受傷嚴重(無法完全復原)的情形中才會產生

認定方式

是否有「勞動力減損」,大多由勞動部依據《勞工保險失能給付標準》進行認定,綜合考量個人的受傷程度、年紀、教育程度等因素而判定。

賠償計算方式

法院或醫院計算出「勞動力減損比例」後,將「勞動力減損比例」乘以「薪資」再乘以「剩餘工作年數」,就是你可以請求的賠償金額。(尚需再以霍夫曼公式扣除利息部分)

舉例而言:

小明40歲,原本車禍前年薪100萬,勞動力減損10%,賠償計算方式約為:100萬x10%x25年=250萬元。

第四類:精神慰撫金

最後一類來到了大家都聽過的「精神慰撫金」,指的是因為車禍受傷,受到「精神上」的損害,而可以請求的賠償,若只有車損,人沒有受傷,原則上並不會有精神慰撫金的問題。

實務上判定精神慰撫金數額的大原則是:受傷越嚴重,精神慰撫金的數額越高。

本類可分爲兩項:

#1 受傷

若你因為車禍受傷時,你本人可以請求精神慰撫金。

#2 死亡

若被害人因車禍死亡,則被害人的「家屬」,可以請求精神慰撫金。

「家屬」的範圍,依據民法第194條,包括「父母」、「子女」、「配偶」。

金額計算

精神慰撫金的計算,不像是上面提到的醫療費、車損,並沒有客觀的標準,因為精神慰撫金是補償「精神上的損害」,因此都是個案認定。

實務上在判定金額時,會參考雙方的身分、地位、經濟狀況、收入、職業、年齡,以及案件本身所造成的損害輕重來判定。

在請求本項金額時,偶有受傷者向肇事者開出天價的金額(例如手腳挫傷,請求100萬精神慰撫金),但法院認定上,對精神慰撫金是相當保守。

結論

總結一下,車禍賠償最主要的項目就是:

「車子損壞的賠償」+「醫療費用」+「不能或減少工作的損失」+「精神慰撫金」

每一件車禍的個案都有不同的地方,每個當事人的工作、發生車禍的背景、家庭、肇事責任都不相同,這篇文章只能提供一個概覽,實際能請求、不能請求的細項多如牛毛,再參入肇事責任比例的計算,非常複雜,這就是律師能提供幫助的地方。

若看完文章仍有疑問,歡迎加入我的Line,或是以email聯繫

LINE:https://lin.ee/i8C5VRK

Email:yunhsuankao@gmail.com

 

返回網誌